生:小孔的大小还要一样!
师:经过同学们这样一补充,这个方法就更科学了。 (3)反思猜想
师:通过刚才猜测,对照实验结果你有什么想法? 生:学科学不能只猜,还要用实验的方法去验证。 师:有的同学猜错了,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生:我只从杯子中水的高度来猜,所以猜错了。 生:我只注重了杯子的粗细。 生:我们看问题不全面。 ??
师:以后我们应该怎样去猜呢? 生:要有根据地去猜。 ??
(4)认识量筒
师:刚才同学们想到了这么多种实验方法判断水的多少。你认为 这几种方法哪一种最科学、最简便、最准确呢?为什么? 生:用量筒。
师:刚才有几个组是用量筒来比较的水的多少,谁来说一说你们 是怎样使用量筒的?
生:把水到进去测量,观察水面的高度。 师:你们发现量筒上有什么? 生:刻度、ML
师:量筒是测定液体体积常用工具,液体体积用毫升作单位,每 一小格是1毫升,用字母“ML”表示,测量液体的体积的仪器还有量杯、带有刻度的烧杯、锥形瓶等(教师出示这三种仪器)。
(5)探究量筒的使用方法
师:现在各组都用量筒来测一下1号杯中有多少毫升水。 (学生尝试使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
师:谁来说一说你们测量的结果。 生:50毫升。 生:47毫升。 生:52毫升。 ??
师:老师给同学们倒入的是同样多的水,为什么会读出不同的结 果呢?
生:可能洒了些。
生:可能使用量筒的方法不正确。
师:你是怎样观察的?到底怎样观察才正确呢?
教师指三名学生同时上台演示使用的方法,其他同学讨论其观察的科学性,纠正台上同学的错误。
生:向量筒倒水时,不能把水洒在桌面上。 生:量筒要放在光滑的桌面上。
生:不能让量筒倾斜。
生:观察时不能用手拿着量筒。
生:使用温度计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的凹部相平,使用量筒也要采用这样的方法。
学生讨论,得出正确的实验方法。 教师(出示课件)进行小结。 教学反思:
9 有趣的不倒翁
教学目标
1、能在玩不倒翁的过程中发现、提出问题;初步体验“解暗箱”探究活动的过程;能够运用“打开不倒翁”的方法研究不倒翁的秘密;能够初步体验到“解暗箱”是研究事物的一种方法;学会制作不倒翁,培养动手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由有些物品不容易倒这些现象,意识到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有十分密切关系。
3、探究不倒翁不倒的秘密;知道上轻下重的物体不容易倒;知道在从外观上无法找到答案的时候可以通过“解暗箱”的探究方法解决。
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教具:各种不倒翁、相关课件、图片等。 学具:剪刀、彩纸、蛋壳、橡皮泥等。 (二)具体教学过程
导入
师:(出示不倒翁)认识这是什么吗?玩过没有? 生:认识,玩过!(学生兴奋起来)
师:今天我们就来玩一玩这有趣的不倒翁。(板书课题)
[本课开始,老师展示可爱的不倒翁,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使学生在上课伊始便进入角色。]
活动一:我们玩一玩不倒翁 师:平时你都怎么玩不倒翁呢? (学生简单说明)
师:我看到同学们带了各种各样的不倒翁,想玩吗?
生:想!(生激动)
师:好!我们今天就先来玩玩不倒翁。可以交换着玩,我们比比看哪个小组能发现更多问题,开始吧!
(学生开始活动)
师:同学们合作的真不错,哪个小组能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
(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情况进行汇报交流。如:我怎么推它,不倒翁都不倒,为什么它不倒呢?我把它倒过来放,结果它一会就正过来了!我们的不倒翁虽然模样不一样,但都有一个“大肚子”。)
活动二:探究不倒翁不倒的秘密 师:同学们在游戏中也发现了这么多问题,真了不起!科学家们也是从身边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开始研究的。
提出猜想和假设
师:那为什么不倒翁总是不倒呢?(演示)
(学生根据研究情况猜测。如:我想可能与不倒翁的“大肚子“有关吧。它都有个小头大肚子。)
师:哦,举起你们的不倒翁,咱们一起来看看不倒翁的样子,都有什么相同吗?
(学生对比着观察不倒翁的外观,认为它的底面都是半球形的。) 师:底面是半球形的就一定不会倒吗?我的杯子盖也是半球形的。(出示) (学生思考)
探究不倒翁的内部结构
师:看来,不倒翁不倒还有其它的原因,但从外观上我们看不出来,怎么办?
生:把它拆开来看看!(生争着说)
师:想像孙悟空一样,钻进它的大肚子看看有什么秘密? 生:(笑)对!
师:这也是研究问题的一个办法!你们比老师还有想像力,我想,你们这种想像力肯定是建立在思考的基础上。
师:好,孙悟空们,快开始咱们的研究吧! (学生进行试验研究)
师:怎么样?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小结:上轻下重的物体不容易倒)板书。
师:你们真善于观察,像个小小的科学家,在短短的时间里发现了这么多秘密!有了仔细观察的本领,你会发现更多的科学奥秘。
活动三:探究不倒翁不倒的科学道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师: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不倒翁不倒的原理?
(学生进行文字及图片的交流、说明。如:电话、电灯等。) 师:它们与不倒翁有什么相似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学生根据理解总结)
师:这样的例子,生活中还有很多,同学们可以继续观察,会有更多的发现。
自由活动:制作不倒翁 师:不倒翁好玩吗? 生:(高兴)好玩!
师:想不想自己制作一个喜欢的不倒翁?做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生思考补充)1、使用剪刀要注意安全2、注意不倒翁的重心 3、上轻下重
师:你们的补充很及时,这证明了你们的思考很深入。好,快开始吧! (学生活动)
师:大家今天像科学家那样动手动脑,而且合作的很愉快。不仅知道了不倒翁的秘密,还自己动手做了一个喜欢的不倒翁。
课堂评价: 师:这节课,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给自己打几颗星呢?这节课哪位小伙伴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呢?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说明,交流评价。)
小结:大家的收获真不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努力,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与发现。
拓展活动:设计制作会翻跟头的熊猫。
课下,利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我们还可以设计制作一个会翻跟头的熊猫。 课件提示制作方法:制作一个圆柱形园桶,上下两面都是半球形,里面放一个钢珠或玻璃球(钢珠或玻璃球可以在里面自由滚动),然后把熊猫的身体组装好。
师:关于不倒翁,还有许多的秘密,课下让我们继续查阅资料,开拓我们的视野。并且,下节课我们一起看看谁的小熊猫会翻跟头,好不好?
生:好。 教学反思:
10 认识水
教学目标:
1、会用自己的感官(眼、耳、鼻、舌、手等)和简单的器材来观察水。 2、通过观察、对比等方法认识水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性。
3、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液体,并能判断什么样的物质是液体。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水的性质,能够在多种液体中快速鉴别水。 2、能判断什么样的物质是液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观察、研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乐于探究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水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性,并在认识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比较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水是会流动的,没有固定形状的,进一步认识水是怎样的液体。
教学准备: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