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的流动性创造机制及风险管理(11)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2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孑辖贷资声吏持证券第三批试点韵序幕戒国瓣吏持证券发展迅速—器诮n垂展银行在2007年9月成功发行了首期43.8亿元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1,正式拉开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08年六月,我国的资产支持证券总规模达到748亿元2,仅2008年上半年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为165亿元。

2.2资产证券化历史沿革

美国抵押贷款证券化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1970年代之前,以存款为基础提供的住宅抵押贷款是美国购房者获取资金的主要来源。进入二十世纪,二战后的婴儿潮进入购房年龄,对于购房信贷支持有着强烈的需求,储贷机构仅以吸收的存款为基础提供信用支持,已无法满足当时的市场需求,存款不足明显制约着储贷机构的贷款能力。1970年,美国“全国抵押协会"(GinnieMae)、房利美(FannieMae)和房地美(FreddieMac)率先开始发行所谓的“抵押转移证券’’,在1970年首次发行了房贷转付证券,正式开展了资产证券化。这三家机构从储贷机构买入合格且具有相同特征的住宅抵押贷款,加以汇集组合,并提供按期支付利息与本金的保证,发行转付证券,从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将储贷机构所创造的不具流动性的住宅抵押贷款,转换为具有流动性的证券,供投资者购买及交易。

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创始之初,制度支持不完善,无法满足多样的投资者的要求,因此所能吸引的投资客户相当有限。然而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的几项发展,促使了美国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快速发展。这些发展概述如下:

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美国利率较高,但储贷机构活期存款利率上限(regulationQ)的规定造成储贷机构存款的流失,致使以吸收短期资金从事长期房贷的储贷机构发放贷款的能力急剧下降,蒙受重大损失。在此环境下,发展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以满足住宅信贷资金的需求,愈发见其迫切性。1977年通过的《社区在投资法》鼓励贷款机构对低收入者放款。1980年,联邦政府立法取消了各州政府设定的利率限制,并于同年通过《存款机构管制放松与货币控制法案》,允许贷款机构通过收取更高的利息来扩大对低信用等级的借款人的放款。1982年,《另类抵押贷款交易评价法案》通过,该法案允许借款人使用灵活利率贷款3和“气球”式还款方式4,贷款人可以提供利率变动的抵押贷款。

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发展的关键因素,除了市场强劲的购房资金需求外,

l为了保证资产证券化的顺利发展,中国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主要是优质信贷资产;美国基础资产包括各种贷款,也包括风险较高的次级贷款。

2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银行间债券市场。

3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相结合的贷款

4气球式还款”,其还款方式为贷款利息和部分本金分期偿还,剩余本金放在最后一期连同正常利息与本金一次偿还,其中最后一部分还款被称为气球还款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教育范文资产证券化的流动性创造机制及风险管理(11)在线全文阅读。

资产证券化的流动性创造机制及风险管理(1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fanwen/115789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