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计算沉降量
s
p0i piHilg c
p0ii 11 e0i
n
50090 62.5500140 35.5
0.53lg 0.53lg
1 0.726901 0.623140
35.16 16.03 51.15cms
例题2:某超固结粘土层厚2.0m,先期固结应力Pc=300Kpa,现存自重应力P0=100Kpa,建筑物对该土层引起的平均附加应力为400Kpa,已知土层的压缩指数为Cc=0.4,在压缩指数Cs=0.1,初始孔隙比为e0=0.81,求该土层产生的最终沉降量。
解:已知h, Pc ,Po , p 400Kpa,Cc, Cs,e0,
因为 p 400Kpa,而pc p0 300 100 200Kpa 所以 p (pc p0) Si=S1i+S2i 由Si
hipp pi
[csilgci ccilg0i] 1 e0ip0ipci
s
200300100 400
[0.1lg 0.4lg 15.08cm
1 0.81100300
例题3:已知某单独基础埋置深度d=1m, r0=20kN/m3,基础底面尺寸L×B=3×2m2,作用于设计地面的荷载为720kN,地下水位与基底面平齐,地基资料见表和图(见教材),用分层总和法求基础的沉降量。 地基土层压缩资料:
(1)各级压缩应力下的孔隙比
压缩应力Kpa 0 50 100 200 300 400 土层Ⅰ孔隙比 0.790 0.747 0.695 0.657 0.630 0.615 土层Ⅱ孔隙比 0.692 0.891 0.826 0.746 0.694 0.658 (2)e~p曲线
根据上述资料画曲线(略)。
解(1)求基底附加应力P0,基础及回填土重G=L×B×R0=2×3×1×20=120Kn
r0:为基础和回填土的加权平均有效重度
pn
P G720 120
rd 18 1 122Kpa L B3 2
(2)分层:0.4B=0.8m,取h1=1m,
第一层粉质粘性土分为三层。
(3)竖向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计算
自重应力计算各分层界面处,从地表起算。
附加应力计算各分层界面处,从基础底面起算,采用角点法,将基底载荷面分为4块, 基础中心均在4块角点之下,L=1.5m,B=1m,采用 z Ksp0式计算值见表。 (4)计算各分层的沉降量
根据各分层上下界面的自重应力,附加应力求其平均值,即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教育范文土的压缩性和地基沉降计算(10)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