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变与变的关系,还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既坚持不变,又坚持变,就是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不断创新。史来贺上任党支部书记伊始,为什么决定把发展棉花作为发展生产的突破口呢?原因即在于植棉在**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发展棉花,群众有一定基础,容易接受,推广起来难度小。推广种棉新技术时,史来贺特别注意向老农请教。他说:“和‘老天爷’打交道,必须尊重继承老农的实践经验;但为了不断地发展生产,又必须掌握新的技术。”既继承传统,又不断创新,才是照辩证法办事,丢掉任何一方,都是片面的做法。”
特别应当指出的是,在解放思想成为当今社会最响亮的口号的情况下,正确认识和处理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尤其显得重要。一定要既坚持变,又坚持不变;既坚持创新,又要继承传统。千变万变,有一些东西千万不能变,变了,这个事物也就变成另外一个事物了。什么东西不能变呢?就是共产党人的本色不能变,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不能变。史来贺说:“形势变,任务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相信和依靠群众的原则不能变,真心实意为人民办实事的作风不能变。”啥都变了,其中没有不变的东西,事物也就没有规律可循了。
凡是认真阅读史来贺事迹的人都能感觉到,在史来贺身上的确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他是变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变。“千变万变,发展经济,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这一条什么时候也不能变。”这叫变中有不变。然而,史来贺心中的所谓“好日子”,又是不断升高的。一是“吃饱肚子,有房住”,是好日子,叫做温饱。二是“有钱花,住上双层小楼房”,每人每星期还分到半斤肉,是好日子,叫做小康。三是“家家有空调、冰箱、洗衣机、彩电、摩托车等全套家用电器,还享受住房、上学、医疗等10多项福利”是好日子,叫做现代化。这叫不变中有变。
从史来贺的实践,我们还不难领悟到,相对于事物的变,不变才是更为本质的东西,才体现了事物的规律性。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寻找和发现事物的规律,就是寻找和发现事物不变的东西。日常生活中,我们有“以不变应万变”之说。不变何以能应万变?奥秘即在于,不变体现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由于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总是隐藏在事物内部,因此,坚持不变要比坚持变困难得多、艰险得多,非认识事物的本质之人难以为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为重要的是要帮助群众认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质。史来贺用的办法是“对比法”,即从新旧社会对比中认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质就是让广大群众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不仅物质上富,而且精神上富。
(写作时间:2006年9月—2007年2月)
主要参考文献:
1、《一面不褪色的旗贴—记共产党人的好榜样史来贺》。
主编,许唐生,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
2、《史来贺纪念文集》。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学习心得读史来贺事迹有感(13)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