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财务监督控制系统
财务监督控制系统主要由财务检查与内部审计两个方面构成,分别由集团公司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从不同角度对所属企事业单位执行财经纪律、财务收支和经营管理活动所进行的内部监督,目的是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保证企业集团按照既定目标平稳运行与发展。
财务检查即主要由集团财务部门组织对所属单位进行的财务检查。检查重点是:国家财经法规、政策的执行情况;经董事会批准的公司重大经营计划、方案的执行情况;大额对外付款、投资、借款、担保情况;固定资产的报废、报损、核销及出售情况;重要经济合同签订和执行情况;所属全资和控股子公司的财务运作和资金收支情况。财务检查可不定期进行,对于检查出的财务问题,要求纠正并限期反馈纠正情况;涉及个人责任追究问题,按规定程序进行处理。
9.业绩评价与考核控制
通过对子公司的业绩评价与考核,引导子公司的经营活动符合总部的发展战略。同时,通过业绩评价,也可以发现子公司在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出警报,保证子公司的安全经营。
(二)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方法
1.组织规划控制
组织规划是对企业组织机构设置、职务分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控制。合理的组织分工,将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弄虚作假,又能够自己掩盖其错弊行为的不相容职务分别由几个人担任,互相监督 .如(1)授权批准职务;(2)执行业务职务;(3)财产保管职务;(4)会计记录职务;(5)监督审核职务
某企业的组织机构设置如图:
某集团公司财务管理部门组织图
2.授权批准控制
授权批准控制指企业各级人员必须经过适当的授权和批准才能执行有关经济业务,未经授权和批准,不得处理有关业务。 授权批准方式:一般授权、特殊授权、授权批准体系、授权批准的范围、授权层次、授权责任、授权批准程。
3.程序控制法
程序控制法。也称为标准化控制。它是对重复出现的业务,按客观要求,规定其处理的标准化程序作为行动的准则。作用有利于单位按规范处理同类业务,有科学的程序、标准可依,避免业务工作无章可循或有章不循,避免职责不清、互相扯皮等;有利于及时处理业务和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减少差错;有利于暴露或查明差错;有利于追究有关责任人的应负责任;有利于及时地处理和解决问题等。
4.全面预算控制
全面预算控制是企业为达到既定目标而编制的经营、资本、财务等年度收支计划。从某种意义讲,全面预算控制是年度经济业务开始之际根据预期的结果对全年经济业务的授权批准控制。全面预算既可控制各项业务的收支,又能控制整个业务的处理。
企业全面预算控制如图:
5.文件记录控制
健全、正确的文件记录是其他控制(如组织规划控制、授权批准控制)有效性的保证,是企业保持高效率经营和高质量信息的手段。分类(按文件记录的性质):管理文件、会计记录。
6.实物保护控制
内部控制的各种方式都具有保护资产安全的作用,这里所述实物保护是指对实物资产的安全保护。内容包括:限制接近现金、限制接近其他易变现资产、限制接近存货;定期盘点、记录保护、财产保险、财产记录监控。
7.风险评估控制
筹资风险评估、投资风险评估、信用风险评估、合同风险评估。
8.职工素质控制
招聘程序、作业标准、培训计划、考核奖惩、信用保险、岗位轮换。
9.内部报告控制
费用分析报告:(1)成本费用核算明细表;(2)职工薪酬明细表;(3)职工教育经费明细表;(4)在建工程核算明细表;(5)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表等。内部报告控制、内部报告的频率和详简程度、在频率和详简程度上一般遵循金字塔原则。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财经金融企业集团财务内部控制研究(5)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