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辣椒在不同条件下对种子量的影响
三、受精及受精的异常现象
1、花粉的发芽与花粉管的伸长
开花传粉时,成熟柱头分泌的粘液(内有识别蛋白)一方面粘着花粉,另一方面可促进花粉萌发。
花粉管伸长受外界环境影响很大,以温度为主,每种蔬菜均有各自最适宜温度,过高、过低均影响花粉管伸长,影响种子产量。
另外,一些化学物质如B、Ca、蔗糖对花粉管萌发及伸长十分必要。B还能增强作物的光合作用,因而在开花期,适当叶面喷B可大幅度提高种子产量。
2、受精过程:略
花粉数量越多,萌发越快。重复授粉在自然界十分普遍,,早期的胚乳及幼胚仍可吸收一部分重复授粉的花粉管物质。因此,充足花粉及重复授粉在育种及良繁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3、受精的异常现象—不亲和
植物在受精过程中,经常发生异常现象_不亲和性,即有性过程中,由于植物个体细胞或组织水平上的不协调而使受精不正常或受精后不能产生后代的现象。
A、自交不亲和:雌雄蕊具完全生殖能力的两性花,或雌雄同株的单性花中,开花时用同株或同花授粉不能正常结实的现象。它由不亲和基因控制。
B、杂交不亲和:科、属、种间杂交时,尽管双亲具功能正常配子和性器官,但组合不当仍不能受精,这种现象称杂交不亲和。它由染色体不同所致。
不亲和性具有重要意义:
不亲和性是稳定物种的重要机理之一;
不亲和性有利于维持个体的杂合性。因而对物种的生存和进化具极其重要的意义。
自交不亲和性—自交不亲和系—杂交种 杂交不亲和性—繁种时可相邻种植
第二节、蔬菜种子和果实的形成与一般特性 一、种子
1、种子的概念、形态和类型
(1)种子的涵义较广,所有播种材料均可称为种子。在植物学上包括: 真正种子:十字花科、豆科、茄科、葫芦科、百合科; 果实:伞形科、菊科、藜科
营养器官:大蒜、生姜、山药、莲藕 菌丝组织:各种食用菌
(2)种子的形态有圆球形(白菜)、肾形(菜豆)、扁圆形(番茄)、长椭圆形(黄
瓜)、三棱形(大葱)、不规则形(胡萝卜)。
(3)种子大小按千粒重分为以下五级:
A、大粒种子:每克含10粒以下种子,包括扁豆、菜豆、毛豆、南瓜、丝瓜、大粒西瓜,毎粒1克以上者包括佛手瓜、大刀豆、蚕豆、莲子。
B、较大粒种子:每克含11~150粒种子,包括黄瓜、甜瓜、菠菜、萝卜、芫荽、冬瓜、小粒西瓜。
C、中粒种子:每克含151~400粒种子,包括番茄、茄子、辣椒、白菜、甘蓝、葱、韭菜。 D、较小粒种子:每克含401~1000粒种子,包括胡萝卜、莴苣、茼蒿。 E、小粒种子:每克含1000粒以上种子,包括芥菜、荠菜、芹菜。
不同种类的种子,保持生活力最有利的水分和相对湿度不同,据此将蔬菜分为两大类,及耐干性和喜湿型。
耐干型:收获后,将水分降低到相当低水平,才适于长期贮藏。绝大部分种类种子属于此类型。
喜湿型:此类要求保持20~30%的水分,生产上常与半湿的沙土混藏,如佛手瓜。
2、种子的形成与构造 ( 略)
种子在发育过程中,积累大量的营养物质,以供未来幼苗之用。蔬菜种子的营养物质大部分在种株生长后期积累,因此,要加强植株后期管理,防止植株早衰,以提高种子产量和质量。
3、种子寿命及影响因素
种子寿命是指种子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保持生活力的期限。
从理论上讲,毎粒种子都有一定的生存年限,但实际上却不能一粒一测定,而只能从种子群体中取样来测定其存活率。当一个种子群体的发芽率降到50%左右时,此即该种子群体的平均寿命,或称种子半活期。 种子寿命,均以半活期为准。
蔬菜种子依寿命长短分为三类:
长命种子,一般4~5年,如西瓜、葫芦瓜、南瓜
常命种子,一般2~3年,如白菜、萝卜、甘蓝、黄瓜、等 短命种子,一般1年,如大葱、圆葱、韭菜、胡萝卜
影响种子寿命因素:
1、内因:A、种子本身特性;B、种子大小、饱满度和完整性;C、籽粒生理状态,包括种子成熟度及受冻受潮等;
2、外在因素:A、种子发育期间的环境条件,如矿质元素缺乏、极端温度等均会减少种子寿命;B、贮藏条件,低温、干燥延长种子寿命。
4、种子休眠:凡具有生活力的种子,给以适宜的发芽条件而不能发芽,这种现象称种子休眠。
自然休眠(生理休眠):种子本身未完全通过生理成熟阶段或存在某些障碍,虽给予适宜的发芽条件而不能萌发,这种情况称为自然休眠。
强迫休眠:种子本身已具有发芽条件,但不具备发芽所需的基本条件,种子仍被迫处于静止状态,暂时不能发芽,这种状况称为强迫休眠。
影响种子休眠的因素:
(1)种胚未完全成熟:贮藏、高温处理;
(2)种皮不透性:种皮坚硬或很厚,不透水、不透气。如莲子、无籽西瓜,打破种皮; (3)果实或种子中含有抑制发芽物质:如黄瓜、西瓜、番茄,发酵处理;
(4)不适宜的外界条件:不休眠或已通过休眠种子在不适条件下进入休眠状态。
二、果实
花开后,子房膨大,发育成果实。果实在发育过程中所需的生长素来自正在发育的种子,无种子的幼果发育不良,早期脱落。因此,授粉不好会发生落花落果现象。
黄瓜有单性结实现象,即不经授粉受精,子房能正常发育成果实。单性结实对繁种不利。
根据成熟时果皮是否肉质化,将果实分两类: 1、干果:成熟后果皮干燥。
(1)裂果:成熟后果皮裂开,包括荚果(豆科)、角果(十字花科)、蒴果(百合科) (2)闭果:成熟后果皮不裂开,包括瘦果(菊科、藜科)、双悬果(伞形科)、颖果(禾本科)、坚果(莲子)。
2、肉果:成熟后果皮肉质化。 (1)浆果:茄科
(2) 瓠果:子房与花托发育而成,葫芦科 第三节、种株的生育阶段、特点及调控 作为直接采种用的植株称为种株。二年生蔬菜是指处于生殖生长阶段的植株,而处于营养生长阶段作为菜种用的预备植株称为母株(母根);一年生蔬菜的采种株可称之为种株。 种株的生长发育(尤其是二年生蔬菜)有阶段性,按着由花芽分化到种子成熟过程中种株外部形态以及花和种子的发育情况,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抽薹、现蕾、开花、结实、种子成熟。每个阶段各有其特点,了解其特点,则可加以利用和控制。
一、抽薹的类型及控制
抽薹:指叶菜类或根菜类从莲座叶丛抽出花薹的现象。它是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重要标志。
1、完全抽薹:植株春化和光照阶段已完全完成,同时植株营养条件较好,温度条件合适时,植株抽薹正常,开花结实好。这是繁种所要求的。
植株长相:主薹和分支适期抽出且生长发育良好,茎生叶大小肥厚正常,分支部位和数量正常,现蕾开花亦正常,结实率高。它可以在母株充分长成之后或未完全长成(小株)之前进行。
2、不完全抽薹:采种植株虽然也抽薹,但由于形成花芽和抽薹的主要条件不够充分,抽薹不良。
表现:抽薹期延迟,花薹生长缓慢,粗短或瘦弱,分支级别及总量减少,茎生叶多而
肥大,花蕾数量少,结实不良,产量低。
3、中途停止的抽薹:抽薹后由于条件不良而抽薹中途停止,恢复营养生长。这种类型是由于低温处理非常不足造成。如结球甘蓝抽薹后,顶端又长出莲座叶。
各科蔬菜在条件不适宜时均可产生抽薹不良现象,故抽薹前的管理非常关键。
影响抽薹的因素及控制:
1、温度:温度过高,不能通过春化阶段;温度过低,即使通过春化阶段也不会抽薹。 2、光照:是影响光照阶段完成的必要条件,也是花薹是否生长良好的必要条件。 3、其它因素
A、播种期。播期影响低温时间。
B、母体的营养状况。营养条件不好会影响抽薹,如圆葱、韭菜。 C、气候条件。暖冬、倒春寒的反常天气易引起先期抽薹。 D、种子的陈旧。陈种子幼苗长势差,抽薹早。
E 、生长调节剂。GA3能部分代替低温,促进抽薹。
二、现蕾和开花
二年生蔬菜经过低温春化后,当温度升高时,花芽分化发育成花蕾,当花蕾长到肉眼能见时,即现蕾。当花蕾长大,花的各部分成熟,花冠开发,即开花。
种株开花就一株及一个群体讲,有初花期、盛花期、末花期和终花期,此四个时期又称开花物侯期。这四个时期出现的早晚和长短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在采种过程中与栽培季节相关。在采种过程中,开花的同步性非常重要。
开花同步性:指采种蔬菜群体的始花期及花期持续时间长短大致相近的特性。
在杂交制种过程中,双亲花期同步非常重要,只有双亲花期同步,才能提高结实率,提高种子产量。如何达到同步,可采取以下措施: A、品种选育及配组时要注意; B、品种纯度要高;
C、农业措施(分期播种、分期定植、肥水、保护措施、激素、整枝等)。
1、种子寿命、种子休眠、开花同步性 2、蔬菜授粉方式有哪几种?各举例两个。 3、影响花粉管伸长的因素有哪些?
4、二年生蔬菜生育阶段有哪几个?抽薹的类型有几种?影响抽薹的因素有哪些? 5、F1制种过程中,双亲花期如何同步? 第三章、品种劣变的原因及防止 第一节、蔬菜品种劣变的原因 一、品种劣变的表现和危害
在蔬菜良繁过程中最易出现的问题是发生品种劣变现象,即品种由于遗传纯度降低而导致种性发生不符合人们要求的变化。其后果是减少新品种利用年限,缩短品种寿命。
品种劣变主要表现在品种发生混杂和退化两方面:
混杂:指品种纯度降低,即具有本品种典型性状的个体在一批种子长成的植株群体中所占百分率降低。纯度降低,则长势不整齐,管理不便,导致产量低、质量差。混杂越严重,损失越大。
退化:指(1)经济性状变劣;如大白菜包心不紧,圆葱未熟抽薹。(2)抗逆性降低;对不良环境和病虫害抵抗力下降。(3)生活力衰退。
品种劣变对种子繁育者、种子使用者均会造成损失。
二、品种劣变的原因
品种劣变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完善的良种繁育制度,没有认真采取防止混杂退化的措施,对已发生混杂退化的品种又未及时进行处理,也就是说,既缺乏“防”,又“治”的不及时、不得力。
品种劣变很复杂,从技术上讲包括以下六方面:
1、生物学混杂:即自然杂交引起的混杂。
原因:繁种过程中,未将不同品种、变种、亚种进行适当隔离而发生自然杂交(串花)造成的,以异花授粉作物最普遍,十字花科蔬菜最严重。 危害:危害不可逆转。亚种>变种>品种
种内易发生,有时发生在同属的不同种间,如白菜和芥菜,中国南瓜和印度南瓜。
影响因素:(1)蔬菜种类(亲缘关系、授粉方式);(2)传粉昆虫种类和数量;(3)采种田面积;(4)气候条件;(5)隔离距离;(6)田间障碍物。 黄瓜自然杂交率比较表
2、机械混杂:一个品种内混入了其它品种或种类的种子。
特点:就某一品种来说是混杂的,但就某一单株来说还是纯的。
混杂途径:从种子播种到收获的各个环节均可发生机械混杂。A、种子收获过程,如种子收获、后熟、脱粒、晒干、装袋、贮藏等;B、发生在不合理轮作及田间管理;C、种株生长阶段各项农艺操作;D、人为因素
混杂种类:一是品种间混杂(种内混杂);二是种间混杂。
3、不重视选择或选择不当 :在繁种过程中,要不断地进行选择,淘汰不典型单株,保持群体整齐一致,否则后代会出现不利变化。原因:
(1) 品种变异:品种一致的相对性;少量串花引起的基因重组;自然突变。 (2)某些性状是人工选择的产物,“返祖现象”。
(3)某些品种特有性状,如不定向选择会消失,如扁椒。
4、留种株数过少和连续近亲繁殖:
异花授粉作物在一个大群体里处于遗传平衡状态;留种株数少导致近交,后代生活力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良种繁育(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