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采用高效制动方式;
4、 采用集体换筒的高性能单式筒子架; 5、 广泛使用新型张力装置和新型断头自停装
置;
6、 普遍采用水平加压及后退装置; 7、 采用精密伸缩筘; 8、 采用上乳化液技术; 9、 良好的劳动保护。
二、分条整经的发展特点 1、 微机控制; 2、 导条器移动量的控制实现高精度无级调整; 3、 整经和倒轴张力的动态控制; 4、 两台整经机合用一个筒子架; 5、 加装经纱上乳化液装置; 6、 通用化。
第五节 整经的工艺参数
一、工艺计算
分批整经工艺参数包括:整经张力、整经速度、整经长度、根数、卷绕密度等。
⑴ 整经张力:影响整经张力的因素有纱线种类、号数、整经速度、筒子尺寸、筒子架形式、筒子分布情况、伸缩筘穿法。
⑵ 整经速度:整经速度的确定必须考虑设备能力、纱线情况(如强力、质量等)、整经头份、筒子质量、经轴宽度等因素,以充分发挥设备能力、优质高效为原则。
⑶ 整经根数:以织物总经根数为依据,根据筒子架容量的大小来确定整经轴个数。整经根数的确定以尽可能多头少轴为原则。同时每个经轴根数应尽可能相等,并小于最大筒子
架容量,以有利于浆纱并轴操作及管理。一次并轴的轴数为:
n?M/Z
式中 n:一次并轴的轴数 M:织物总经根数
Z:各轴总经根数平均值
⑷ 整经长度和卷绕密度:由经轴的卷绕重量和卷绕体积可求出纱线的卷绕密度(克/cm3),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卷绕时所施加的张力,一般情况下为0.35∽0.55克/cm。
整经长度计算时应考虑织轴上纱线最大卷绕长度、浆纱墨印长度,落布联匹数、上机回丝、浆回丝、白回丝和经轴最大卷绕容量等因素。
二、分条整经工艺参数
主要包括:整经张力、整经速度、整经条数、条宽、定幅筘计算、斜度锥角计算、导条器位移
1、 斜度锥角和导条位移:
在分条整经机上整经锥角α和导条位移h是影响织轴卷绕成形的两个重要参数,而在实际生产中,由于生产设备型号的不同,通常α和h在调节形式有以下三种:
⑴ 选择h值后,计算调节α值 ⑵ α角固定式,调节h值 ⑶ α和h同时调节
无论用何种方式,最终目的是使实际卷绕的条带的倾角和斜度板的倾角完全吻合,以保证条带截面为平行四边形,织轴表面平整。
α和h关系为:a?arctgNt?pr?h?10?5
2、 工艺计算
分条整经工艺计算包括:整经条带(绞)数、每绞经纱根数、条宽、整经长度、定幅筘穿法等。
⑴ 每绞根数I和整经绞数J 每绞色经循环个数n?筒子架容量?单侧边纱根数色纱循环 n值只取整数部分
则:每绞根数I=n的整数×色纱循环
16
绞数J?总经根数?双侧边纱根数每绞根数
J取稍大的整数
则:第一绞根数=I+一侧边纱根数 第二至末绞前一绞根数=I
末绞根数=J取整数后剩余地经
+另一侧边纱根数
⑵ 条宽
条宽=(织轴宽度/总经根数)
×每个条带的经纱根数
⑶ 定幅筘的穿入数
每齿穿入数?每绞根数条宽
?筘号10
⑷ 整经长度
L=每匹织物用纱长×匹数+上了机回丝 每匹织物用纱长=织物匹长/(1-aj) 式中 aj——经纱缩率
三、整经产量与主要疵点 1、 整经产量
整经机的产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整经机卷绕纱线的重量,它分为理论产量G’和实际产量G。
G???G? η——整经时间效率
⑴ 分批整经的产量:
G??6vmNt105 式中 V——整经线速度,m/min m——总经根数
Nt——纱线线密度,tex 则实际产量 G???G?
⑵ 分条整经的产量
分条整经的产量可以用单位时间整经纱线重量来表示,也可以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织轴数来表示。 G??6V1?V2?m?Tt105?(V(Kg/台?时)
1?nV2)式中 V1——整经滚筒线速度。m/min V2——织轴卷绕线速度。(即倒轴
速度,m/min)
m——织轴总经根数 n——整经条数
实际产量 G?K?G?
2、 主要疵点
在整经过程中,由于机械故障、管理不善、操作不良会造成许多整经疵点,甚至严重的会使经轴或织轴卷绕不良,从而直接影响到织物的实物质量和织机的生产效率。
⑴ 分批整经常见疵点 1) 经纱松弛 张力装置失灵、加压不良、
滚筒不圆整会造成局部或整片经纱松弛。
2) 长短码 由于测长装置失灵或操作失
误,造成各整经轴绕纱长度不一致的疵点,它将会增加浆纱或织造的了机回丝。
3) 嵌边和破边 由于伸缩筘与经轴未对
正、经轴边盘松动、边纱卷绕过紧造成嵌边,这种织轴在使用时会造成布边不良或破边。
4) 卷绕成形不良 纱线分布不匀、边盘
不正,从而使经轴成形不良。
5) 绞头 整经时挡车工乱接纱头,致使
纱线排列混乱,互相交叉纠缠的现象。 ⑵ 分条整经疵点
1) 整经长度、宽度、根数、配列等不符
合设计要求 多数是由于工艺设计计算错误或操作疏忽造成的。严重者会使织轴无法使用,造成疵轴。
2) 经挡或经绞印 机械造成的经纱张力
不匀,会在织轴上形成明显凹凸的条带分界。
3) 长短码 分条整经长短码主要是指同
一织轴各整经条带长度不一致,严重时会造成大量整经回丝。
4) 纱线排列错乱操作工失误造成纱线排
列错误或纱批搞错。
5) 嵌边与凸边 织轴幅宽与滚筒纱宽不
一致,织轴边盘不垂直或松动,造成经纱外移或内移,造成嵌边或凸边。 6) 倒断头、绞头、多头少头、接头不良
造成原因是操作工操作不善。
17
第四章 浆 纱
概 述
一、上浆目的
1、 耐磨:改善纱线耐磨性。 2、 增强:增加纱线的断裂强度。 3、 保伸:保持纱线断裂伸长率。 4、 伏贴毛羽。 二、工艺要求
1、 浆液对经纱的被覆和浸透要有适当比例; 2、 浆液成膜性要好(薄、软、韧、光); 3、 浆液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要好;
4、 浆料配方合理简单,调浆和退浆容易,且
不污染环境;
5、 上浆应保证工艺质量指标上浆率、回潮率,
伸长率、好轴率;
6、 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提高浆纱生产效
率,降低成本,节约能源,以提高经济效益。
三、工艺流程
第一节 浆料
一、粘着剂
植物性 天然粘着剂
动物性
纤维素衍生物
变性粘着剂
变性淀粉
合成黏着剂
1、 原淀粉
工业上所供应的淀粉是由纯净淀粉(65%∽85%)、粗脂肪、蛋白质、灰分、纤维素、水分等组成。
⑴ 化学性质 ① 自链淀粉结构 ② 支链淀粉结构
③ 自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比较 淀粉的化学性质:
a. 酸水解;
b. 氧化→氧化淀粉; c. 碱作用;
d. 酯化反应→酯化淀粉; e. 醚化反应:制备醚化淀粉; f. 接枝反应:与烯烃类单体接枝; g. 酶水解:可用于退浆。
⑵ 淀粉的上浆特性 1) 糊化 2) 粘度 3) 浸透性 4) 黏附性 5) 成膜性 ⑶ 特性总结
2、 变性淀粉的种类及其上浆特性:
⑴ 酸解淀粉 ⑵ 氧化淀粉 ⑶ 交联淀粉 ⑷ 酯化淀粉 1) 醋酸酯淀粉 2) 磷酸酯淀粉 3) 尿素淀粉 ⑸ 醚化淀粉 1) 羧甲基淀粉 2) 羟乙基淀粉 3) 羟丙基淀粉 ⑹ 阳离子淀粉 ⑺ 接枝淀粉
3、 聚乙烯醇(PVA)
⑴ 聚乙烯醇PVA,是聚醋酸乙烯通过甲醇的作用,在甲醇中进行醇解而制得的产物。醇解产物有完全醇解型和部分醇解型几种类
18
型。
聚合度和醇解度是区分不同规格的聚乙烯醇的两个重要指标。
聚合度:大分子中链节的重复数。
醇解度:大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羟基置换的百分数。
完全醇解的醇解度为98%—99%,部分醇解为85%—90%
PVA的上浆性能 ① 水溶性 ② 粘度
图4-5
③ 粘附性
图4-6
④ 成膜性(表4-7) ⑤ 混溶性;
PVA具有良好的混溶性,可以和其它浆料混用,能均匀混合,混溶后溶液比较稳定,不易发生分层脱混现象。
⑵ 变性聚乙烯醇:
例如FV-1型浆料就是一种变性PVA。
4、 丙烯酸类浆料
丙烯酸类浆料是以丙烯酸类单体为主体的,通过加成聚合反应合成的,大分子主链完全由碳原子组成的,用于纺织经纱上浆的匀聚物或共聚物。
丙烯酸类聚合物的通式
⑴ 分类
根据聚合单体的类型和比例,可将其分为以下三类:
l) 酸盐类。丙烯酸及其盐、甲基丙烯酸及其
盐、它们与丙烯酰胺的共聚物。
2) 酰胺类。丙烯酰胺为主的共聚物(液态、固
态)。
3) 酯类。以丙烯酸酯类为主的共聚物(液态、
固态)。
⑵ 性能
1) 聚丙烯酸(PAA)极其盐类(PAA盐)
2) 聚丙烯酸甲酯(PMA)
3) 聚丙烯酰胺(PAAm)
4) 28#浆料(醋酸乙烯丙烯共聚浆料)
5) 共聚浆料。
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能不同的单体,以不同的配比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共聚,以获得不同的上浆性能。
6) 总之丙烯酸类浆料具有很多有点。 a、黏着力强,浆膜具有一定强度。
b、其乳化液单体组分可以改变,能够调整
19
浆膜的柔软性和断裂伸长。
c、具有良好的水溶性。 d、对环境污染小。
鉴于其浆膜发软,并且吸湿变黏,现阶段还不能作为主要成分上浆。只能作为辅助浆料使用。
5、 其他黏着剂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
浆纱用 CMC采用中代替度,如 06~07。代替度过小难溶于水,过大价格高。 CMC具有良好的吸湿性、乳化性和扩散性。 CMC浆液有良好的成膜性,断裂强度与淀粉相当,伸长率和耐屈曲性则优于淀粉。浸透性和分纱性都好,上浆率低,调浆方便,浆纱手感较软。常与其他浆料混合使用,以改善浆纱性能。 二、助剂 助剂是为了改善粘着剂某些性能的不足,使浆液获得优良的综合性能的辅助材料。 1、 分解剂: ⑴ 碱性分解剂:碱在高温及氧存在的条件下使淀粉大分子裂解,黏度下降起到分解作用。常用的有硅酸钠和烧碱。 ⑵ 氧化分解剂:可使淀粉中的羟基氧化成醛基和较基,部分氧桥断裂,提高淀粉浸透性、均匀性和亲和性。常用的有次氯酸钠和氯胺T。 ⑶ 酸性分解剂:酸对淀粉有强分解作用。可以提高淀粉浆的浸透性、均匀性和流动性。 ⑷ 酶分解剂:酶是生物催化剂,属蛋白质类,由各种氨基酸组成。酶作用专一,淀粉酶只对淀粉水解起作用。常见有αQ淀粉酶,β淀粉酶和葡萄糖淀粉酶。 2、 浸透剂: 即湿润剂,是一种以湿润浸透为主的表面活性剂。常用于疏水性合成纤维和高捻度纱线上浆。
3、 柔软剂:
其作用是减少浆膜大分子间的结合力,增加浆膜可塑性,提高浆膜表面平滑程度,克服浆膜粗糙脆硬的特点。 4、 抗静电剂:
纤维尤其是疏水性纤维在浆纱和织造过程中易积聚静电,导致毛羽竖立,为克服这一现象,在浆液中加入抗静电剂。常见的有MPN和 SN。
5、 润滑剂:
其作用是使纱线表面润滑,减少表面摩擦系数,提高纱线耐磨性能,同时能起到减少静电的作用。常用润滑剂有腊液和腊棍。 6、 防腐剂:
浆料中的淀粉油脂蛋白质等都是微生物,在一定湿度温度下会发霉变质,因而在浆料中加入防腐剂抑制酶菌生长。常见的防腐剂有:2一萘酚、NL—4和菌霉净等。 7、 吸湿剂: 吸湿剂作用是提高浆膜吸湿能力,使浆膜弹性,柔性得到改善。常用的吸湿剂有:甘油、食盐、氯化镁、氯化钙等。 8、 消泡剂: 浆槽中泡沫的增多,会使实际浆液页面下
降,给浆纱操作带来困难,引起上浆量不足和上浆不匀。常加入回硬酯酸二醚等消泡剂来消除浆液上层泡沫。 三、浆料的质量与检测
l、 浆料质量检测指标: ⑴ 淀粉和变性淀粉 指标:外观、水分、酸度、灰分、蛋白质、
PH值、细度。斑点、黏度及黏度稳定性等。变性淀粉还有各自特别的检验指标。 ⑵ PVA 指标有:醇解度、黏度、二酸钠、灰分、
挥发分、PH值、水溶性、外观、平均聚合度、膨胀度。
⑶ 变性PVA 指标有:外观、细度、纯度、醇解度、黏度、乙酸钠、灰分、挥发分、PH值、水溶性、平均聚合度、膨胀度。
⑷ 丙烯酸类浆料 指标有:外观、含固量、黏度、未反映单体、PH值、游离单体、灰分等。
20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织造学(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