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一每轴匹数; Lm—浆纱墨印长度,(m); LS、L1 一织轴上、了机纱长度,(m); Ls 、Lb —浆回丝长度和白回丝长度,(m); L—一整经轴原纱长度,(m)
b仪器测定法。
仪器测定法是以两只传感器分别测定一定时间内整经轴送出的纱线长度和车头拖引辊传递的纱线长度,然后以定义公式计算伸长率 E?(L1?L2)L?100% 2式中 L1—一车头拖引辊传递的纱线长度; L2 —一整经轴送出的纱线长度。
⑶ 回潮率:
浆纱回潮率是浆纱含水量的质量指
标,它反映浆纱烘干程度。烘干程度不仅关系到浆纱的能量消耗,而且影响了浆膜性质(弹性、柔软性、强度、再粘性等)。它的定义公式为: W?(G1?G)G?100% 式中 W—浆纱回潮率;
GI一浆纱(含水)重量; G一浆纱干重。
⑷ 增强率和减伸率 增强率和减伸率分
别描述了经纱通过上浆后断裂强力增大和断裂伸长率减小的情况。 ① 增强率定义公式为: Z?(P1?P2)P?100% 2 式中 Z一浆纱增强率; P1一浆纱断裂强力; P2一原纱断裂强力。
② 减伸率定义公式为: D?(?0??1)?100%
0 式中 D一浆纱减伸率; ?1一浆纱断裂伸长率;
?0一原纱断裂伸长率。
⑸ 浆纱耐磨次数。
⑹ 浆纱毛羽指数和毛羽降低率。
浆纱毛羽指数:表示了单位长度浆纱
的单边上超过某一投影长度的毛羽累计根数。
毛羽降低率: Q?(R0?R1)R?100% 0 式中 Q一毛羽降低率; RO一原纱毛羽指数; R1一浆纱毛羽指数。 2、 织轴卷绕质量指标及其检验;
⑴ 墨印长度墨印长度的测试用作衡量织
轴卷绕长度的正确程度。
⑵ 卷绕密度卷绕密度是织轴卷绕紧密程
度的质量指标。
⑶ 好轴率好轴率是比较重要的织轴卷绕
质量指标,它是指无疵点织轴数在所查织轴总数中占有的比例。
h?IWI?100% Z式中 h一好轴率;
Iw一无疵点织轴数; Iz一抽查的织轴总数。
三、浆纱质量分析 1、 上浆率分析:
影响上浆率的因素: ⑴ 浆液的浓度和粘度。 1) 用浆时间 2) 浆槽温度 3) 剩浆使用 4) 操作不良
⑵ 压浆条件压浆辊压力大小。 ⑶ 浸浆长度和浆纱速度。 2、 回潮率分析: 上浆过程中,影响浆纱回潮率大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26
⑴ 烘房温度 上浆、冷法调浆及上浆等新技术。 ⑵ 浆纱速度
⑶ 排风量 ⑷ 气流方向 ⑸ 纱线上浆率 3、 伸长率分析:
上浆时影响伸长率的因素,主要有: ⑴ 经轴制动力
⑵ 浸浆张力 ⑶ 湿区张力 ⑷ 干区张力 ⑸ 卷绕张力 四、浆纱疵点 1、 上浆不匀 2、 回潮不匀 3、 张力不匀 4、 浆斑
5、 倒、并、绞头 6、 松边和叠边
7、 墨印长度不正确、流印、漏印 8、 油污
生产中(主要是棉织)以好轴率指标对浆轴的疵点情况进行考核,好轴率定义见“上浆的质量指标及其检验”。凡有下列疵点之一者,即为疵点轴:
⑴ 倒断头。织造过程中出现断头少出纱。 ⑵ 绞头。凡一根以上经纱在停经架区域
绞乱
⑶ 斜拉线。经纱斜拉超过1/10篇幅。 ⑷ 毛轴。轻浆起毛。
⑸ 多头。经纱根数多于设计总经根数。 ⑹ 并头。纱线粘结未分开。 ⑺ 错穿、甩头、甩边、边不良。 五、上浆技术的发展趋势
上浆技术的发展方向可以概括为:阔幅、大卷装、高速高产、低能耗、产品的高质量、生产过程的高度自动化和集中方便的操纵与控制。
一些新的上浆方法逐步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 溶剂上浆 ② 泡沫上浆 ③ 热熔上浆
除上述外,还有Cutts法上浆、静电喷射
27
第五章 穿结经与纬纱准备
第一节 穿经与结经
一、穿经
1、 定义:将经纱按织物上机织造的上机图所
规定的方法,依次穿过停经片、综丝和钢筘,以便在织机上由开口机构提升综丝形成梭口,完成与纬纱以一定组织规律交织形成织物。
2、 方法:手工穿经; 半机械穿经; 机械穿经;
3、 特点:a.劳动强度大,要求高; b.生产效率低,易造成批量性疵点; 4、 常用器材:综框、综丝、钢筘、停经片
⑴ 综框和综丝
作用:配合开口运动在织机上直接上
下运动使经纱升降而形成梭口。
分类:单列式:一页综框有一排综丝;
复列式:一页综框有多排综丝;
优点:可使经纱均匀排列; 规格:主要用宽度和高度来表示; 综丝结构:
图5-1
⑵ 钢筘
作用:确定织物幅宽; 确定织物经密; 打纬;
形成引纬通道;
规格指标:长度、高度、筘号、筘尺
尺寸;
分类:胶合筘
锡焊筘
异形筘
筘齿的厚度与纱线穿的密度有关; 筘号:每10cm的筘齿数(公制);
以每2in内的筘片数来表示
(英支);
换算关系:Nm=1.969Ne Ne= 0.508 Nm;
入数:每筘齿内穿入的经纱数; 常见织物品种的参考穿筘工艺(表
5-1)
双层筘的穿筘方法
筘幅Wk: 是指经纱的穿筘幅宽,应
小于织机的最大穿筘幅度:
mrdz?mb(1? Wr)?10bk?rd?N
m 式中 mz一总经根数;rd—地经每筘入数;
rb—边经每筘入数;mb—边纱根数;
Nm——公制筘号; Nm?Pjr?(1?awd100) ⑶ 停经片
分类:开口式、闭筘式;(示意图)
28
规格:形状、尺寸、重量;
5、 穿经的方法
A.手工穿经:在穿筘架上进行的; B.半机械穿经:采用三自动穿经机
(自动分纱、自动分停经
片、自动插筘);
C.机械式穿经:也称五自动穿经;
即分纱、分停经片、分综
丝、引纱(穿停经片、综丝)和插筘均实现自动化;
6、穿经机械 ① 分绞机; ② 插停经片机; ③ 自动穿经机;
二、结经
1、 定义:将了机经纱的纱尾与新上机同一品
种织轴上的新经纱依次用手工打结的方法连接起来,然后拉过停经片、综眼和钢筘,完成穿经过程。
2、 方法:手工结经;机械结经; 3、 特点:
a、 能部分替代穿经;
b、 劳动强度小,生产效率高,适用于大
批量生产;
第二节 纬纱准备
纬纱准备:由卷纬和热湿定捻组成; 一、卷纬
1、 卷纬的目的
将纬纱卷绕成适合于梭子尺寸的纡以便于织造。
2、 纬纱卷装形式 圆柱形 筒子: 圆锥形 (图示) 饼形 实心纡子 纤子: 空心纡子 (图示) 半空心纡子
纤子的形成图示
3、 纬纱形式 直接纬和间接纬; 4、 要求 a.去除纱线上的杂质; b.成型良好,容量大; C.结构坚固,便于退绕;
5、 卷纬运动 a.旋转运动:锭子—卷绕作用; b.往复运动:导纱器—布纱作
用;
c.前进运动:布纱运动 6、 卷纬机的生产效率 卷纬机的实际产量:
G?60v?Nt106kg/锭?h
7、 卷纬机械
G191型卷纬机工艺流程
29
卷绕成形机构的传动(图5-9)
由旋转装置、往复导纱装置、差微装置、和导纱器前进装置(图5-10)组成; 30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织造学(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