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些重组cDNA转录入合适的受体细胞内进行克隆培养,从而获得多克隆cDNA 片段的混合体。它包含了一种组织细胞中全部mDNA信息。称之为cDNA文库。
15、什么是基因芯片?什么是蛋白质芯片?
答:一、基因芯片(gene chip)技术是以反向点杂交为基础而建立的一种高效高通量的自动化分析技术。其基本原理是:
针对各种基因突变类型合成各种探针以及正常探针,但不对它们进行标记。通过自动化微点样技术将这些未标记的探针依次排列布阵在固相支持载体玻片或尼龙膜上。将待测样品DNA(常来自 PCR)进行荧光标记,与固定在固相支持载体上的各种探针进行微杂交,荧光检测系统对芯片进行扫描收集荧光信号(荧光共聚焦扫描),经计算机软件进行比较分析处理,就可得出检测结果。由于探针布阵密集,1cm2 内可布阵数万个基因,同一时间的一次检测可分析大量基因,故称基因芯片。
二、蛋白质芯片
将针对各种不同蛋白质的相应抗体蛋白作为探针,将这些各种蛋白探针用微点样技术布阵在固相支持载体尼龙膜等上面,形成蛋白质芯片。将待测蛋白质进行荧光标记并与芯片上的各种蛋白质探针进行结合反应,于是特异的蛋白质与它特异的抗体(蛋白探针)之间产生特异的抗原—抗体亲和反应而结合。此时芯片上就可产生特定的荧光信号,通过激光扫描收集荧光信号,再经计算机软件处理就可得出检测结果。
第二十一章 DNA重组及DNA重组技术
1、什么是基因克隆?
答:基因克隆:在体外将目的基因与载体DNA连接起来形成重组DNA(基因重组),然后采用适当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方法将重组DNA导入合适的受体细胞内,通过对阳性受体细胞进行克隆培养,于是,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内不断地复制得到大量基因拷贝,并转录和翻译出相应的目的蛋白质,这一过程称基因克隆及克隆基因的表达。
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Ⅱ型)的作用特点有哪些?
答:(1)RE作用于DNA分子内部,使两条单链水解切断,分别产生5’-P端 及3’-OH端。
(2)RE的识别酶切部位,具有特殊的碱基顺序,通常为4-6个碱基的回文结构(Palindrome),也称反向重复序列。如
EcorⅠ的识别顺序为:
5’—G A A T T C—3’
3’—C T T A A G—5’
(3)切割方式:
在识别部位,切割DNA双链,产生两种不同的末端:
① 粘性末端(粘端):在识别部位对称的不平齐切开DNA双链,产生单链突出的互补粘性末端:
a,若从5’ 端切割,产生5’端突出的粘性末端,如 BamHⅠ
5‘—GGATCC—3’
3’—CCTAGG—5’
b,若从3’端切割,产生3’端突出的粘性末端。如PstⅠ
5‘—CTGCAG—3’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教育范文医学分子生物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1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